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衝浪板專用術語 Surfboard Terms

毛坯 (Blank,或泡棉Foam)
因應不同長度或不同種類之衝浪板,具備各種基本設計及板弧/翹度/弧度(rocker)之模造發泡粗坯。


導弧挖空/板底凹槽(Concave)
導弧挖空/板底凹槽的主要功能為導引水流過整個衝浪板的底面。藉由導引水流經過板子中心然後邊板尾排出,板子可以有更佳的反應回饋。凹槽是一非常重要的設計要件,可以使板子快速地循軌,並增進急轉向時板尾的靈敏度。


環氧樹脂(Epoxy)
一種塑膠原料,相對於聚脂樹脂纖維(polyester),也廣於被採用來製作衝浪板。通常環氧樹脂材料會使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若是發泡聚苯乙烯即為俗稱之「保麗龍」)為核心毛坯,而聚苯乙烯材料和聚脂樹脂會有相斥作用。環氧樹脂材料特點為高耐用性。


發泡聚苯乙烯(EPS,expanded polystyrene,俗稱保麗龍)
可控制製作過程來達到不同密度、重量的發泡聚苯乙烯,以應需求。


舵(fin)
單舵(single-fin):最初的結構,在大浪中單舵可使短板表現更佳。
雙舵(twin-fin):fin組成中最鬆散的結構之一,雙舵在魚板上非常常見。
推進舵(thruster):推進舵結構(或三舵tri-fin結構)已成短板的標準設定。Simon Anderson發明,三舵結構結合了中舵的穩定性及雙舵的操控性,成為一種極平易近人的設定。
四舵(quad):在鬆散的雙舵結構上,四舵額外增加了穩定性的元素,可比三舵結構提供更廣泛浪型的駕乘,且速度會比雙鰭快。
Bonzer:以三舵或是五舵構成,由70年代的Campell兄弟發明,基本上Bonzer的功能為一加強型的單舵。


聚脲酯(polyurethane,PU)
一種發泡塑膠材料,為最常見之衝浪板製作素材,通常會和聚脂樹脂纖維(polyester)混合使用。


板緣(rails)
衝浪板的四周板緣,以下介紹各具不同功能的各種主要板緣種類。
圓板緣(round rails):接近為一半圓形的板緣。
下導緣(down rails):又稱「下轉緣」,在板子的下部形成一緣線。
滾緣(rolled rails):下導緣在板子底面滾轉而成的板緣造型。
50/50:板緣造型的一種比例上的描述,板緣的最寬點位於整個板緣的中間點。
60/40:板緣造型的一種比例上的描述,最寬點位於較靠近板子的下部。


板尾(tails)
板尾在決定板子的功能性上有決定性的角色。較寬的板尾一般來說反應回饋性較好,並提供較佳的操控性,較窄的板尾則是在高速下執行轉向較為容易。
燕尾(swallow tail):燕尾的標誌造型為呈V形切入龍骨(stringer)的一缺口,使板尾呈現如同一魚嘴的造型。燕尾提供結合操控性的最佳駕乘感。
圓尖尾(rounded pintail):圓尖尾最適合板緣衝浪(rail surfing),而且可在較大的浪中駕乘。
尖尾(pintail):正如字面所示,板尾形成一尖點的造型,因其最小的接觸面積所以在大浪中可發揮最大的效用。
圓尾(rounded tail):比圓尖尾更多的接觸面積,圓尾在中浪的表現最佳,可順暢地轉向。
方尾(square tail):呈有角度的矩型板尾邊緣,適合速度、轉向型衝浪。
圓方尾(squash tail):為邊緣導圓之方尾,可以減緩衝擊、降低回饋力。圓方尾已成短板一基本構成要素。


板弧/翹度/弧度(rocker)
板弧/翹度/弧度是從板頭至板尾的整體弧線。為衝浪板最重要的設計重點。
板頭板弧/翹度/弧度(nose rocker):衝浪板前三分之一部份向上的弧線。設計優良的rocker可以將駕乘險浪時落浪的機率大幅降低,不過過多的rocker會降低板子的速度。
板尾板弧/翹度/弧度(tail rocker):衝浪板後三分之一部份向上的弧度。設計優良的rocker可提供更佳的操控性。


Vee
為板子底部突出的設計形狀,相對於板底凹槽,藉由增加板緣線導弧的量,vee用於減緩高速時的板尾,更易做出偏傾浪緣或是轉向的動作。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很無言的南堤……

完全沒衝到浪的衝浪日……
下水泡了一個小時的水,海水全部退光光了,
上岸後跑到南堤,地形太過於險惡不想冒險下去,
旁邊有一群已經享受完早上南堤浪的浪友,
真是太羨慕了……

等到下午三點實在是等不下去了,就解散了……
非常無言的沒衝到浪的一天……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衝浪防寒衣 Surfing Wetsuits


衝浪防寒衣 Surfing Wetsuits

一件合身且具備各種功能的衝浪防寒衣可以讓你整年享受衝浪的樂趣(或至少可以輕鬆地延長你的浪季)。防寒衣並無法讓你100%完全地保持乾燥。不過概念是,會讓少量的水進到防寒衣裡面,身體的體熱將會處理剩下來的問題。下面介紹衝浪防寒衣構造上最重要的三個重點。當必須要開始購買防寒衣的時候,至少得找到下面圖示的資料。

1. 防寒衣厚度:
防寒衣的厚度是用公厘/毫米/mm來表示的,直接影響到可提供的保暖性。例如:2mm、3/2mm、4/3mm等等。前面第一個數字代表身體軀幹部份的布料厚度,第二個數字則代表四肢部份布料的厚度。在四肢的部份所用的氯丁橡膠布料(neoprene)會較薄以增加活動的靈活度。最大的重點是,愈厚的布料愈保暖,不過就愈不靈活。然而,從3/2mm變成4/3mm的時候在活動的靈活度上並不會察覺到太大的不同,不過絕對會注意到所提升的保暖性!水溫及防寒衣對應厚度表如下:


2. 氯丁橡膠(Neoprene)種類
不同種類氯丁橡膠的使用直接影響活動的靈活度,目前衝浪用的防寒衣有三種不同的氯丁橡膠布料。標準氯丁橡膠超伸展性氯丁橡膠、及超伸展性防潑排水氯丁橡膠。防寒衣製造廠商使用此三種不同等級之氯丁橡膠布料來製作不同價位等級之防寒衣。季節性的衝浪客偏好穿著60%或是100%超伸展性氯丁橡膠製成之防寒衣,以達最佳化之動作靈活度及如手套般之合身穿著感。

30% stretch wetsuit 30%於背部、肩膀及手臂使用有伸展彈性的布性,當划水時這些部份恰為需要靈活度的部位。防寒衣的其餘70%部位則使用標準氯丁橡膠布料製成。
60% stretch wetsuit60% 向下延伸到膝蓋並涵蓋所有主要靈活點。這樣的防寒衣更輕量且更合身。


100% 在你可容許的預算之內,百分之百伸展性防寒衣是最佳的選擇。在減少整體體積的同時,提供最佳的合身性及靈活度的結合。

3. 車縫線構造:
車縫線的構造影響保暖度及舒適性。在水溫18度C以下水域的衝浪客必須要有密封縫(Sealed Seams)的防寒衣以將溫暖的水留在防寒衣內而將寒冷的水隔絕在外面。下列為在衝浪防寒衣上常見的三種車縫線:


平縫(Flatlock Stitching):建議於水溫有17度C以上的溫暖水域穿著。從防寒衣的外面即可辨識此種縫線。車縫線看起來就像火車的鐵軌軌道。內部及外部的縫線外觀看起來幾乎相同。內部的縫線因直接和身體接觸所以為平坦且舒適的。水會從這些縫線滲進入防寒衣內部。


密封縫(上膠且採用暗縫縫法)(Sealed, Glued and Blindstitched):建議13度C以上之寒冷水域穿著。因為縫線裁片上膠且再縫過,所以針對寒冷水域這樣的結構是最適合的。外觀看起來類似平縫縫法,不過縫線寬度較窄,僅有非常少量的水會滲進衣服內部。



密封縫 & 加防水貼條 (貼膠後暗縫並在縫線上完全貼上防水貼條):建議13度C以下之極冷水域穿著。和第二種密封縫一樣的結構,防寒衣內部車縫線再額外加上防水貼條。防水貼條可再更提升耐用性,並完全防止水滲進防寒衣內部。


4. 額外功能:防寒衣內部及外部之其他額外功能可更提升整體之功能性。
搖粒絨裡料(簡稱「刷毛內裡」,Poly Fleece Lining):防寒衣內部加上此種裡料可排除溼氣並保暖。這並不只是一種噱頭,而是穿著感更佳且具有實際效用!可在無內裡之防寒衣內再穿著搖粒絨之防磨衣可達同樣的效果。


防潑排水氯丁橡膠(Water Repellant Neoprene):a.k.a. Hydrophobic氯丁橡膠為一100%超伸展性氯丁橡膠,採用更密的織法可潑排掉防寒衣上的水。跟汽車的Rain-X技術一樣,水會在防寒衣上形成水滴潑排掉。可以維持乾燥及保暖。此類的氯丁橡膠只見於最高等級的防寒衣且物有所值!


拉鏈種類

  • 全拉鏈(full zipper):入門標準設定。
  • 短拉鏈(short zipper):拉鏈縮短25%提升活動靈活度並減少從拉鏈滲入的水。
  • 胸部拉鏈(chest zip):胸部拉鏈型的防寒衣穿著時從上往下套進。打開頸部開口,將身體套進防寒衣中,然後將開口拉開至頭部以上。然後以一水平之胸部拉鏈閉鎖整件防寒衣。優點:更佳的靈活度且拉鏈不會鬆開,缺點:使用完畢無法將防寒衣打開拉至腰部。

拉鏈部份氯丁橡膠阻隔條:在拉鏈及皮膚間再加上一氯丁橡膠條。防止拉鏈區域產生磨擦的水份。


頸部、手臂及腿部防磨:布料邊緣往內圓導角接觸皮膚,防止磨擦傷害。


平滑皮膚(smoothskin)/防風(wind resistant)氯丁橡膠:平滑皮膚氯丁橡膠為一層橡膠化的塗層,另加於氯丁橡膠的外部,可提供防風、及防止防寒衣本身的水份吸收。通常會在防寒衣的胸部位置使用此種塗層。一些特別的風類運動會特別強調這個部份以提供更佳的防風效果。優點:防風、上衝浪板的穩固度更佳、可防止一些水份進入防寒衣內部。缺點:增加整件防寒衣的重量,此塗層較脆弱所以容易顯現出風化或裂痕、傷痕等。


鑰匙口袋:鑰匙口袋或鑰匙圈提供便利的功能。